欢迎访问 绿色三农平台
首页 > 新闻资讯 > 厦门发布国内首个仙人掌种植技术地方标准

厦门发布国内首个仙人掌种植技术地方标准

    来源: 厦门晚报  点击量:74  评论(0人参与)
 

近日,国内首个仙人掌种植技术地方标准——《仙人掌种植技术规程》(简称《规程》)在厦门正式发布,填补了我国在仙人掌科植物种植技术规范方面的空白,标志着我市在推进仙人掌标准化、科学化种植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规程》由厦门市市政园林局归口管理,厦门市园林植物园牵头起草。《规程》结合厦门多年种植实践经验,立足于园林景观与农业栽培的双重应用场景,对仙人掌科植物的种植全过程进行系统规范。标准涵盖范围界定、术语定义、一般要求、种植准备与种植过程、养护管理、防护措施等内容。


例如,在养护管理方面,如何浇水、怎么施肥?《规程》都进行了细致的规范:种植仙人掌首次浇水要在种植3到5天后,种植基质干透时浇透,每次浇水应遵循“不干不浇,浇就浇透”的原则;要使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或复合肥作为肥料,在春季、秋季期间进行施肥。


厦门市园林植物园园容管理科科长李兆文介绍,该项目自2023年立项以来,市园林植物园会同福建省仙卉园林有限公司等6家单位组建起草小组,通过调研种植单位、种植户,收集种植数据,形成这一内容科学、操作性强、可推广实施的标准文本。


据悉,此次地方标准的发布,不仅有助于规范厦门本地仙人掌种植操作,提高园林绿化和农业种植的专业化水平,更具重要的示范和引领意义。作为国内首个制定仙人掌种植标准的城市,厦门走在了全国前列,将为其他地区提供可借鉴、可推广的技术依据,有效助力仙人掌产业提质增效、健康发展。


背景


3200余种多肉植物相聚一园


多肉植物区是厦门市园林植物园中最具特色的专类园区之一,也是我国多肉植物栽培与园林应用示范、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的重要基地,现收集有多肉植物3200余种(含种下单位),其中不乏大、奇、珍、稀的种类,如龟纹木棉、猴面包树等。


厦门市园林植物园在仙人掌科植物的引种、生产、园林应用与栽培技术研究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系统研究了该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基础上,勇于创新,不断改进栽培基质配方、嫁接技术、实生苗栽培技术、大苗移植与防台(风)抗倒技术、珍稀种类的繁殖技术等,在国内首次实现武伦柱、土人之栉柱等的播种繁殖,首创户外规模化种植仙人掌科植物,打造专业的仙人掌多肉植物景观。为我国多肉植物的推广与应用做出了贡献,也为国内众多植物园、爱好者及商家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猜你喜欢

相关评论

好评
0% 0
中评
0% 0
差评
0% 0
       匿名发表     (内容限5至200字)     当前已经输入 0
  • 暂无评论

资讯排行

热搜新闻词

产品快报


平台首页 农业资讯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企业名录 招商加盟 行业展会 人才招聘 关于我们

版权所有:辽宁鑫予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由网友自由发布, 本站不承担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真实性所引起的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

备案号:辽ICP备2025058494号-1